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财政部要闻

开局之年气象新——积极财政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21-12-29 14:59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的表现颇为引人瞩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今年前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低于全年5.5%左右的预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低于3%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外汇储备余额连续7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认为,2021年,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财政有力护航中国经济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发挥了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财政运行好于预期,交出了优异答卷,呈现新的气象。

  新气象之一:财政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

  直达机制显威力。

  “我县生猪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得力于直达资金的支持。2021年我们收到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828万元后,全部用于生猪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实现了资金当年使用当年见效。目前,全县生猪产能已达每年110万头,综合产值超40亿元。”四川省苍溪县财政局局长周胜华向记者表示。

  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是今年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主要措施之一。今年以来,各地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健全直达资金分配机制,统筹财力安排各项支出,加强相关基础工作管理,确保直达资金惠企利民。

  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苍溪县生猪存栏75.04万头、同比增长14.46%;生猪出栏77.37万头、同比增长26.56%。

  四川省是传统的养猪大省,正常年份出栏生猪超过6000万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2019年该省生猪出栏同比下降30%,70%的散养户和30%的小型养猪场退养,肉价高位运行,保供稳价形势严峻。

  “实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两年中,财政部下达四川省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6.47亿元,持续支持80余个生猪调出大县产业发展。这项机制的实施,有效地补充了地方财力,支持了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了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了生猪产能恢复所面临的难题。”四川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三级调研员李冰表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出栏生猪4402万头,继续保持全国排名第一;全省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57%,较非洲猪瘟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以上。

  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中央下达四川省直达资金2173.5亿元,已分配下达2168.7亿元,进度已达99.8%,实现支出2022.5亿元,支出进度为93.1%,居全国前列。

  “今年以来,全省直达资金惠及企业1.7万余次、人员超1.2亿人次,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和保基层运转提供了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四川省财政厅国库处副处长周宇表示。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发挥的显著效果体现在很多省份。

  截至11月底,山东省共落实直达资金1548.9亿元,共支持实施了20773个项目,累计有19804万人次和6万家企业直接受益。

  山东省财政厅国库处副处长王东介绍,该省还将省财政安排的16项对下转移支付资金、市县财政直接发放给企业和群众的20项资金一并纳入直达范围。“我们结合‘放管服’改革,构建了全链条直通车管理机制,坚持能快则快,资金从省级到县里的时限由原来最少1个月缩短到10天左右。”王东说。

  “1—11月,山东省县级‘三保’实际支出4217亿元,支出进度达91%以上。民生保障、基层‘三保’能够保障到位,直达资金制度落实坚决、相关机制运转顺畅功不可没。”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崔宗涛表示。

  1―11月,中央下达陕西省直达资金1009.5亿元,分配进度100%,支出923.9亿元,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超过650亿元,占直达资金支出逾七成。

  “直达资金机制有力保障了民生项目资金需求,资金使用更准、更快、更安全,缓解了市县民生财政支出压力,强化基本民生托底保障力度,使国家惠企利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陕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李明怀表示。

  2021年,财政部进一步扩大范围,将县级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27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整体纳入直达资金范围,主要涉及惠企利民资金2.8万亿元,总量增加1.1万亿元。一个变化是范围由新增资金调整为存量资金,基本实现了中央民生补助资金的全覆盖。

  “民生补助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管理,有力保障了民生政策的全面落实,市县财政民生支出压力得到切实缓解,基本民生底线进一步兜牢。”铜川市财政局局长杨磊说。

  要保障如此大额的资金实现精准直达基层,必须建立完善有力的监管机制。财政部提出明确要求:坚持当好“过路财神”、不做“甩手掌柜”。

  对此,四川省创新管控体系,建立起“六个一”全流程管控体系,即组建“1+3”专班、制定“1+3”方案、出台“1+N”办法、贯穿一个标识、开设一个专户、建立一套台账等,丰富监管方式,全面强化资金监管,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和结果运用。11月15日,四川省直达资金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山东省依托过程可溯、纵横贯通、开放共享的监控系统,让每笔直达资金都在“探照灯”和“显微镜”下运行。日常监督中,监控系统里设置了25条监控规则,每天向市县推送预警疑点信息,及时叫停违规支出。

  2021年,财政部对直达范围、分配办法、工作机制和资金监管等方面进行了适当调整。从前三季度情况看,强基层、惠民生、促发展效果明显,体现了直达机制的制度优势。

  截至9月底,2.8万亿元直达资金中,中央财政已下达2.723万亿元,下达比例达到97.3%。其中,地方财政已将2.641万亿元分配到资金使用单位,占中央财政已下达的97%。各地区形成支出2.132万亿元,支出进度达到78.3%。

  据不完全统计,用于养老、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达到72.4%;相关惠企资金支出3967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85.47万家;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支出307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基层保工资保运转等。

  “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主要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表示。他还把直达机制形象地比喻为“钱包”:我国有五级财政,每级财政相当于一个钱包,以往的分配是从最大的钱包装进第二个钱包,然后装进第三个钱包,再装进第四个钱包,再到第五个钱包,最后把钱给群众或者市场主体。现在有了直达机制,财政资金从第一个钱包直接到达使用者,大大缩减了资金的在途时间。

  新气象之二:减税降费使经济焕发巨大活力

  减税降费“实打实”。

  2021年积极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还突出表现在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方面。

  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拥有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的超低温设备制造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超低温设备生产基地。

  2020年,该公司获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131.3万元、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192.6万元。今年,随着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政策红利扩大,前三季度,企业已获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894万元,直接减少了134万元的税款支出。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缓解了资金压力,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能与活力。”公司负责人介绍,近3年来,该公司研发项目40余个,研发费用总投入4806万元,平均研发占比6.17%;共申请专利197件,授权专利125件,授权专利成功率高达63%,每年有近20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生产。

  今年国家持续推进减税降费,除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外,新增减税降费的重点主要围绕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等方面。1—9月,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在的安徽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58亿元。

  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一系列税费“红包”。

  浙江省平湖市独山港镇某服装包装厂2014年成立,主营服装包装、服装后道整理等。今年前三季度,该厂实现销售收入445.48万元,按照原先3%征收率计算,需缴纳增值税13.36万元;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征收率征收优惠政策后,实际缴纳增值税4.45万元,减税额达8.91万元。

  “这些举措实实在在地减轻了我们的压力,不仅有力提振了信心,还切实增加了企业利润。”公司负责人表示。

  中小微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活力的主源泉,占全省企业数量九成以上。减税降费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更“减”出了企业活力,增强了其盈利能力。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小微企业普惠政策叠加减税525.64亿元,占全省叠加累计减税总额的26.3%。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55.2%,两年平均增长21.2%,营收利润率达7.3%。

  今年1—9月,浙江省新增减税降费1171.7亿元,其中,落实国家新增税费减免963亿元,浙江省自主新增减费208.7亿元。叠加现行仍在执行的延续政策后,累计为企业减负2042.5亿元。

  浙江省财政厅税政处四级调研员张丽萍表示,今年以来,浙江省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出台“浙江版”减负政策,确保“该减的减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该缓的缓到位、该延的延到位、该退的退到位”。截至9月底,全省减税降费叠加政策获益最大的三个行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累计叠加减免税费920.6亿元、295.7亿元和259.9亿元。与此同时,税收增量排名前列的也是这三大行业,分别增长23.3%、29.1%、30.2%。

  减税降费使经济焕发巨大活力。

  前三季度,浙江全省税收收入增长20.2%,税收收入两年平均增速、税收占比在东部五省市排名第一,财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放水养鱼惠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着力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十三五”时期,累计减税降费超过7.6万亿元,其中减税4.7万亿元,降费2.9万亿元。特别是2020年,为应对突发疫情的冲击,在财政收支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财政部连续发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6万亿元。

  2021年以来,国家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政策,主要措施包括:

  ——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政策继续实施,政策叠加效应持续显现。

  ——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分类调整、有序退出。延长疫情期间出台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等政策执行期限,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出台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突出强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已出台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突出支持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并允许企业按半年或前三季度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持续实施降费措施。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自2021年4月30日到期后,延续实施1年至2022年4月30日,预计全年分别减负1100亿元和200亿元。取消港口建设费,降低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征收标准,并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

  “预计今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达到1万亿元。”财政部部长刘昆在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透露。7月30日,财政部曾预计,今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将超过7000亿元。

  一系列灵活的减税降费措施,保障了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实现了稳就业、保民生的目标。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今年减税降费侧重降成本和结构化调整,着力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多环节的税负,如加大对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等群体的帮扶等,以此助力企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新气象之三:专项债拉动投资稳增长

  地方专项债“四两拨千斤”。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地上随处可见建设者忙碌的身影。虽是隆冬季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黄河大道工程(一期)已经全面进入建设冲刺阶段。

  起步区黄河大道工程全长16.2公里,于今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截至11月底,顺利完成了既定工程目标,计划于2022年6月实现全线通车。

  今年年初,刘昆谈到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时曾明确指出,这主要是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

  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就是其中主要举措之一。

  据了解,2021年,起步区黄河大道一期工程项目累计发行专项债券78.6亿元,平均发行利率3.29%,最长发行期限15年。

  “专项债券一方面,解决了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项目单位充分利用政策激励优势,积极寻求金融机构的配套融资。两种融资方式互相搭配,实现了项目有序运转和良性循环。”该工程负责人郭晶介绍。

  2021年,山东省有2171个重点项目和黄河大道一期工程一样获得了专项债券支持,中央财政下达山东省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965亿元,截至11月底已全部发行完毕。

  山东省财政厅政府债务管理处副处长隋迎春介绍,山东省不断优化专项债券管理流程,健全专项债券管理“四个机制”,即强化项目审核机制、优化资金使用机制、硬化资金监管机制、细化风险管控机制,切实将债券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到“关键”处。

  实践证明,专项债券资金流向了群众希望企业期盼的方向和领域。

  2021年,陕西省新增专项债务限额788亿元,从7月至11月底,分6批全部发行完毕,共支持国家确定的9大领域716个项目,目前省财政已全部下达预算,绝大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总体进展顺利。

  2021年,四川省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854亿元,重点支持发展急需、群众期盼、迟早要干、准备充分、条件成熟的优质项目,主要投向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建设、农林水利等领域,加快补齐交通等各项民生基础设施短板。安徽省全年共发行政府债券2815亿元,其中发行166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主要投向领域为市政建设、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农林水利等领域。

  2021年,全国人大批准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额度为3.65万亿元。截至12月15日,新增专项债券发行3.42万亿元,占已下达额度的97%,全年发行工作基本完成。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日前表示,从资金投向看,专项债全部用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其中约五成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约三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约两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地已安排超过170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有效发挥了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让债券资金切实发挥效益,离不开严格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财政部着力完善专项债券管理制度体系,指导地方加强风险防控和资金使用管理,不断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合理确定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规模。坚持正向激励原则,对财政实力强、举债空间大、债务风险低的地区多安排;财政实力弱、举债空间小、债务风险高的地区少安排。

  ——适度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优先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区域战略和重大项目,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项目、农林水利、生态环保项目、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允许将专项债券用作国务院确定的铁路、收费公路、干线机场、内河航电枢纽和港口、城市停车场、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城乡电网、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供水10个领域重大项目部分资本金,拉动扩大有效投资。

  ——严格专项债券项目前期工作要求。坚持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一定收益的重大项目,融资规模要保持与项目收益相平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等工作。同时,严禁将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于置换存量债务,决不允许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严禁用于经常性支出和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等。

  ——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监测管理。通过完善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和使用情况的有效监控。建立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管理责任,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强化专项债券常态化监管。定期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对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确保专项债券高效合规使用。同时,结合审计核查等发现的共性问题,不断完善专项债券管理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政府债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吉富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宏观层面,专项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增强了财力保障,不仅补短板、惠民生,还具有稳投资、增后劲效果,拉动了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微观层面,专项债核心是将其应用在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上,并强调融资与收益自平衡。

  “今年以来,很多地方加强了项目遴选和项目入库之前的绩效评估;财政、发改等部门协同加强了专项债项目库的监管,尤其是对项目收益平衡方案加强了审核;不少地方还加强了项目收益归集、偿债资金专户管理等工作,实现资产和收益的闭合管理。”吉富星表示。

  新气象之四:全面筑牢基层“三保”防线

  基层“三保”不动摇。

  截至今年11月底,河南全省156个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应拨付的基本民生支出、保证单位正常运转的经费支出已全部落实到位。

  为坚决兜住“三保”底线,河南省不断健全政策体系、加强预算审核、推动财力下沉、建立工资发放专用账户、强化库款调度、密切关注“三保”运行,着力保障“三保”支出需求。

  基层“三保”一直是各级预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以来,财政部进一步采取措施,督促和支持地方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使其充分发挥维护经济运行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作用。

  ——落实责任,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按照“县级为主、省级兜底”的原则,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继续将“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持国家标准“三保”支出在“三保”支出中的优先顺序。

  ——加强地方财政运行监测,防范化解风险。财政部将地方“三保”支出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等情况统筹纳入财政运行监测系统,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地区进行预警提示。

  ——加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基层兜牢兜实“三保”底线。要求省级财政部门合理使用奖补资金等,加大财力下沉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基层“三保”的支持力度,确保国家制定的基本民生、工资政策等落实到位。

  ——强化地方预算管理,落实相关制度文件。推动地方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有关要求,进一步为地方兜牢“三保”底线夯实制度支撑。

  此外,财政部还下更大力气优化支出结构,大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并对一些重点项目和政策性补贴按照从严从紧、能压则压的原则进行压减,近两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累计下降36%。同时,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强化四本预算衔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5万亿元、增长1.8%;通过压减本级、调整结构,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对地方转移支付83370亿元,剔除特殊转移支付后增长7.8%;合理确定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规模为3.57万亿元等。

  开局之年谱新篇。一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刘昆强调,要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举措,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