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点

【中国财经报】天津重塑“小站稻”金字招牌显成效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20-11-11 15:25

  本报讯 近年来,天津市财政局坚持服务理念,综合施策,加大对“小站稻”产业振兴的科技创新、产业带动、惠农补贴、社会化服务、农田建设等关键环节投入力度,全方位服务“小站稻”产业振兴,重塑金字招牌“小站稻”取得可喜成效。目前,天津市已成为北方稻区面积最大的粳稻种子生产基地,水稻育种、栽培等关键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小站稻”品质。近年来,天津市财政局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支持水稻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涵盖了全市“小站稻”产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6个专家岗位和17个技术试验站。通过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促进了“小站稻”品种更新换代。目前,天津市已推出津原U99、天隆优619等一系列优质“小站稻”品种。同时积极集中财力约2000万元支持“小站稻”高标准、智能化研究实验室建设,有效改善了全市“小站稻”品种研究基础条件,优质的“金稻919”获得第七届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一等奖。

  二是服务农民生产种植,提高“小站稻”面积。天津市财政局投入1400万元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措施,为种植“小站稻”的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供基质育秧技术社会化服务,财政补贴“小站稻”面积达34.4万亩,促进了集中连片推进“小站稻”生产方式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了“小站稻”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对种植“小站稻”者给予每亩95元补贴,并提供500元保额的“小站稻”种植保险,鼓励农民大力种植“小站稻”,提高种植“小站稻”抵抗风险能力。此外还大力支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4万亩,利用稻田空间发展稻蟹、稻虾、稻鳅综合种养,取得“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稳粮增产、稻渔双赢”的综合效果。据统计,2020年,全市“小站稻”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有力地服务天津“小站稻”做大做强。

  三是服务产业带动作用,提高“小站稻”产能。2020年,天津市财政局投入2.5亿元支持10个涉农区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先扶持“小站稻”种植区域,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切实筑牢“小站稻”产业发展基础,努力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高标准稻田,为“小站稻”产业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同时财政投入近5000万元资金服务“小站稻”提质增效、三个产业融合等“小站稻”产业化振兴项目,努力推动“小站稻”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此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重点打造以“小站稻”为主导的宁河区、宝坻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了以天津食品集团、中化集团等国有大型龙头企业为骨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支撑的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技术模式,努力提高“小站稻”产能,大力服务大众对“小站稻”消费之需。(周永刚)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