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财发〔2023〕1号
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水务局、市残联、市侨联、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各区财政局、人社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水务局、残联、侨联、大数据管理中心,代发金融机构:
为全面推开我市人社、民政、农业农村、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水务、残联、侨联八大领域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改革,现将我们制定的《天津市全面推开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改革2023年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天津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
改革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
(市财政局代章)
2023年2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全面推开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改革2023年工作安排
根据《天津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津财农〔2021〕86号)总体安排,2023年,我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改革要在巩固人社、民政、农业农村三大领域取得成效基础上,将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水务、残联、侨联五大领域改革任务在我市16个行政区全面推开并完成。现就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有序推进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改革工作,2023年12月底前,我市人社、民政、农业农村、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水务、残联、侨联八大领域到人到户的财政补贴资金在全市16个行政区通过社保卡“一卡通”方式发放,实现“一卡统发”、“一网统管”,确保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实施步骤
(一)细化工作安排。2月底前,各区财政部门会同区业务主管部门,依据市级方案和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本区“一卡通”管理改革全面推开工作安排,部署具体改革工作。(责任单位:市和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
(二)清核项目清单。2月底前,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总市级财政补贴项目清单,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按照责任分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载体向社会集中统一公开。(责任单位:市和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
(三)确定补贴对象。3月中旬前,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依据项目清单,确定享受补贴人员具体情况,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户籍地等基本信息,汇总后提交市人社局。市人社局将补贴人员信息与社保卡信息进行比对,对未办理社保卡和未激活金融功能人员进行标注,并将比对信息反馈各区业务主管部门。(责任单位:市和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
(四)推开办卡工作。3月底前,按照群众自愿原则,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会同社保卡合作银行,依据市人社局反馈的比对信息,组织相关群众办理社保卡、激活金融功能。同步,由市或区业务主管部门与代发金融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委托事项、信息反馈、对账办法等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责任单位:市和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代发金融机构)
(五)组织操作培训。3月底前,采取教师授课与上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一卡通”服务平台操作培训。市人社局组织力量对五大领域市区两级业务主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师资培训。由各区财政部门牵头组织本区业务主管部门完成所属街、镇相关人员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和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
(六)开展补贴试发。4月底前,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补贴项目实际,制定试发工作安排,组织补贴资金试发,及时汇总存在问题,集中研究解决,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责任单位:市和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代发金融机构)
(七)统一发放资金。5月份起,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发放程序和时间要求,正式通过“一卡通”平台将补贴资金发放到社保卡中。市人社局和代发金融机构要认真做好平台维护、资金发放等保障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发放到位,对发放失败的要配合相关部门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后再次进行发放。(责任单位:市和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代发金融机构)
(八)做好后续工作。8月份起至年底前,组织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梳理总结“一卡通”管理改革工作做法、经验、成效及短板等,建立全市“一卡通”管理常态化运行保障机制,确保惠民惠农政策持久落地见效。同时,完成改革相关其他后续工作。(责任单位:市和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代发金融机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有关部门和各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始终践行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推进“一卡通”管理改革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改革任务。各区要定期研究本区“一卡通”管理改革工作,加强人员力量,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全力保障改革成效。
(二)强化部门监管。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工作制度、工作流程,采取事前审查、事中检查、事后监管等手段,强化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防止截留、挤占、挪用、冒领补贴资金等问题。各区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政策调整以及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深化监督问责。要常态深化落实“一卡通”管理改革构建的“室组地联动、监督与监管联动、问题线索研判联动”的“三个联动”监督机制,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改革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全力促进“一卡通”管理改革走深走实。
(四)注重政策宣传。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全面做好本领域“一卡通”管理改革宣传工作,按照《天津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改革政策宣传咨询服务机制(试行)》要求,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电子屏、政务公开栏、热线电话、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形式,全面畅通改革政策宣传渠道,做到受益群众、街镇社区、代发金融机构全覆盖。同时加强窗口一线工作人员政策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为群众提供精准、快捷的咨询服务。
(五)积极应对舆情。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建立“一卡通”管理改革舆情应对机制,依据《关于应对处置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改革舆情预案》(津财发〔2022〕12号),完善本级方案计划,加强“一卡通”管理改革舆情监控,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妥善处置舆情事件。
附件:天津市市级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改革政策清单(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