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点

【中国财经报】天津预算绩效信息化管理再提档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23-07-21 16:01

本报讯 今年以来,天津市财政局深入探索预算绩效信息化新路径,将全过程绩效管理业务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促使管理要求与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优势,助推财政资金在发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作用的同时,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提数据信息质量,促管理精准高效。市财政局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等各模块数据的有效对接,加强绩效信息智能收集、智能校核,绩效数据横向贯通、自动更新,打破因信息不对称对预算绩效管理形成的制约,实现绩效目标、运行监控、自评全环节互融集成。同时,以资金流为依托,将绩效管理融入业务管理中,构建绩效数据同期可比、往期可追溯的全过程数据链,有效提升了绩效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日常查缺问效、预防纠偏的基础上,为财政资源配置寻求最优解。

提智能填报水平,促工作效率提速。市财政局充分利用信息化“规则驱动”优势,建立集逻辑运算、执行预警、指标调整、结果反馈于一体的多功能绩效管理系统。通过数据自动抓取和单位自行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进行实时跟踪,50%的绩效工作填报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大幅提升监控智能化水平,并最大限度规避人为因素带来的内控风险。初步实现绩效标准和控制规则信息化,预算绩效管理从“人工作业”向“数字应用”转变,不断提升绩效管理自身的效率和效果。

提权限配置范围,促部门业财融合。市财政局立足以绩效促管理优化,强化部门财务与业务工作衔接,不断调整完善绩效管理全环节工作流程,为部门开通查询项目完成情况、项目预警、偏差原因分析等权限,推动部门更好利用绩效管理手段。通过信息化系统快速了解本部门项目情况,由“要我做绩效”向“我要用绩效”转变,将绩效管理由临时总结变为实时跟踪,随时纠偏,助力部门优化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天津市财政局将继续优化绩效管理技术手段,强化绩效数据的实时分析比对能力,推动实现绩效结果的自动化分析,判断财政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全流程、多视角地反映财政运行状况,为预算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