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的“天津楷模”金万昆:
“水产界的袁隆平” 一生一“芯愿”
金万昆(右)查看胭脂鱼长势。刘雅丽 文并摄
“水产界的袁隆平”──养鱼人这样称呼91岁的老人。
36小时“学历”,无碍他发表学术论文69篇、出版5部专著,被誉“北方家鱼人繁孵化成功第一人”,创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粘性受精卵大批量自然脱粘技术与方法”,带领一代代水产人培育出11个“国审”水产新品种。
他解锁水产种业“密码”,矢志民族种业振兴,鲐背之年奋战一线,坚守初心:“咋说就咋干,我照着我的入党誓词做的,在我停止呼吸的前一秒钟,也要为党为人民工作。”
他是金万昆,“天津楷模”荣誉获得者。
“我就一‘鱼花子’出身”
孵化车间里的中华胭脂鱼成群游弋,小手指般长短。“千斤的腊子(中华鲟),万斤的象(白鲟),黄排(胭脂鱼)大了不像样。等到它比手臂长,要13年。”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场长金万昆接受记者采访。这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濒危鱼类,“北嫁”良种场十多年终于人工孵化成功,今年正批量化繁育。
“十几亿人口,天天要吃饭,天天要营养,杂交水稻研究解决了吃饭问题,鱼类育种大体如此,没有良种是绝对不行的。”金万昆说,要满足老百姓日益丰富精细的食物与营养需求,把中国饭碗端得更好、更健康,就必须为水产种业装上“中国芯”。
吃鱼吃虾,天津为家。九河下梢天津卫盛产鱼虾蟹,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天津和全国多地一样,水产靠天吃饭,野外捕捞量年年下滑,起初买鱼凭票,后来有票没鱼。
1953年,当时的芦台镇建起渔业互助组,渔船上长大的金万昆被推选为组长。1955年,互助组升级为芦台换新渔业生产合作社,金万昆当选社长。1959年,金万昆被评为劳动模范,获得3000尾花鲢、白鲢,“长江捞上来的,说是给我的奖励,其实是领导让我好好养,把南方的‘花’掐过来,搁到北方让它结‘果’。”
那阵儿缺技术,南方的鱼到北方基本“过不了冬”。年轻的金万昆不会养鱼,更不会养南方的鱼,但从小捕鱼,熟悉鱼脾气。挖俩大坑,鱼放进去,一步步摸索,两年后,鱼胖嘟嘟、水灵灵,还孵化出“宝宝”。
“南鱼北养”奇迹般成功,合作社出了名,参观的一拨拨。
“当时的水产要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种的问题,你要想干水产就得搞育种。”这个理儿,金万昆不懂,直到原国家水产部领导也来“看鱼”。
领导问:“接下来想干吗?”
他纳闷:“养鱼呀。”
领导说:“光养鱼不行,得做鱼。”
金万昆以为领导指厨艺,不承想是要他做“从无到有”的鱼──育种。
“不行不行,我大字不识‘一升’,也不懂。”
“不光你不懂,都不懂,那谁去干?都不干,中国的水产还要不要呢?正因为不懂才得干。”……
金万昆被说服了,应下“差事”,这一应就一生。
育种是门大学问,靠实践,也靠理论。问题来了,组织派他去江苏学习白鲢孵化技术,老师都是教授,学员也基本是大学学历,唯独金万昆只上过18天、每天两小时的“识字班”,“净遇‘磕碜事’。老师讲‘绒毛膜激素’,记笔记,‘毛膜’写个‘妈妈’。”金万昆说。
笔记记了一页又一页,词典翻烂一本又一本,教材勾画一遍又一遍,问题请教一人又一人……孜孜以求,滴滴汗水汇溪流。如今金万昆已出版5本专著,刊发69篇论文,带队承担了29项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良种工程等,获得10项专利。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渔业科技服务领军人才……荣誉加身,朴实无华,金万昆常提醒自己“别翘尾巴”:“你就一‘鱼花子(打鱼的)’出身,是党让你成长,一切成就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
成功,从不以出身论英雄。
“补丁包”里万千人的生计
步履蹒跚的老人,有一双不自觉颤抖握起来却极为有力的大手,每个手指甲都比常人白些。
“人工授精,要将种鱼从水里捞出来,握于手中,劲儿小,鱼跑。经年累月,场长手就成这样。”换新水产党支部书记孙杰说,这里每条鱼都像场长的孩子,“他忙起来顾不上吃饭睡觉,但是鱼进食、安胎、生产、坐月子都不能误点。”
2022年春季种鱼繁育期的一天,大伙儿都忙得一塌糊涂,金万昆凌晨4时过来,在水池边盯到晚上10时,等孙杰稍缓过神才发现老人已经腿肿得不像样,便硬要他去休息,场长眼一瞪,“工作就是战斗,战斗能歇着吗?”
跟前的工程师都知道,场长脾气急,找他说事功课得做得足足的,就怕被问住。
“干活不能走样,像做饭,半生不拉熟,谁吃?”
“科研来不得半点马虎,弄虚作假就是特务。”
“多弄出一条鱼,让养鱼人好养卖好价,吃鱼人爱吃吃得起,我们是源头,不能掉链子。”……
多年来,老人的一句句话灌进一代代员工的耳朵里。
从合作社的小池塘到国家级水产良种场,从“南鱼北养”成功,到培育的鱼苗批量化常态化“游向”南方,形成“北鱼南调”新格局,从探索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粘性受精卵大批量自然脱粘技术与方法”,到建成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活体保存库,夯实鱼类遗传育种、品种创新、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使国家重要的珍稀濒危物种得到异地保护和增殖……重要成果、变化年年“上新”的背后,是金万昆带领一代代水产人完成近千项实验、面对无数次失败的实践,是一名鲐背老人毕生对培育“一粒种”近乎“吹毛求疵”的严谨作风。
如今,在全国90多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里,新品种有三四个的就值得骄傲了,要是自主培育的更了不起,换新水产工程师高永平说,“我们有11个,全部自主培育。”
良种场综合楼二楼有几间职工宿舍,最里面一间属于金万昆。裂了的木质窗框黏着胶带,两把皮椅已磨烂,椅面也黏了厚厚一层,衣架上挂着一个乍看尚好的小挎包,拎起来瞧,一角一个整齐补丁。
工作人员说,场长和大伙儿早年织渔网练就的手艺没偏废,全用在这“修修补补”上了。
在这家民营企业,人人都能讲几件金万昆对自己抠门对外人大方的故事。
“良种场年产能60亿尾鱼苗,近10年年均销售30亿尾,苗种累计推广辐射到全国30个省份。保守估算,年推广养殖面积290多万亩,养殖效益360多亿元,带动5万多人就业。”高永平说,场里11个新品种,自诞生起从没涨过价,“场长不让涨,比如津新鲤2号,养殖户叫‘超级鲤’,过去30元一万尾,现在还是30元,卖15年以上了。”
在场里工作20多年的孙杰也和高永平有相似的经历,“2012年,南方一省份鲫鱼苗突然大面积流行大红鳃病,我们卖到那儿的鱼苗显现出抗病优势,养殖户听闻涌来抢购,买不到急得竞价,场长愣是一分不涨。直到今年还是一个价。”价不涨还白送,有一年,宁河区苗庄镇几家养殖户买了别人家的劣质鱼苗,300多亩池塘的鱼全死了,那时候场里的鱼苗本就紧张,金万昆听说后硬是调配了400万尾送给他们,“场长最怕养殖户挣不到钱,他心里装着万千人的生计。”
如今,91岁的金万昆依然每天最早“到岗”,甚至“步伐”更快了,“我岁数大了,就想着抓紧时间,尽力多做些事。”他去年加紧做了90多项育种实验,到现在繁育的子代存活了80多种,“等到秋后,我再重新选育它们,看看它们有什么前途?走向什么?将来对人类起什么作用?”老人筹谋未来:将尽己所能,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幸福”,要把80多种水产新品种研发项目交给下一代再下一代。
为了鱼苗,为了水产种业,金万昆从来不考虑自己,因为他坚信,端牢“中国碗”,良种是关键。孵化车间里一池池胭脂鱼竞相跃动、背鳍飘动,远看像极了一条条扬起风帆乘风破浪的小船,金万昆盯着鱼苗,“它的功绩在千秋万代。”
“天津楷模”成卫东:
匠心于行的新时代港口产业工人
成卫东(右一)和同事对车辆进行检修。摄影:天津日报记者 吴迪
提起成卫东这个名字,在港口圈广为人知,在天津乃至全国也颇具声望。作为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身上还有很多重量级“标签”──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首届海河工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这两天,成卫东的荣誉簿里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获评“天津楷模”。激动与欣喜的同时成卫东倍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今后,我更要对标全国各行各业先进楷模,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干字当头、实字为先,让更多年轻人融入港口行业中来,为让基层产业工人成为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贡献者不懈努力!”
行驶超30万公里 练就名副其实“拖车王”
新时代产业工人是什么样子?相信见过成卫东的人心中都会不自觉有了答案。
黝黑的面庞、结实的身板,闪亮的眸子里、满面的笑容中透出他对工作的热忱。即便已采访他多次,每次见面记者仍不禁感慨──手上有技术、脸上有自信、心中有信念、未来有方向,这就是新时代港口产业工人应有的风貌。
成卫东的家距离港区码头很近,从小天天看着父亲和工友们忙忙碌碌的他,1998年一毕业就子承父业也成了一名天津港人,被分配到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
上班第一件事是什么?定下目标,苦练技能。
“‘学最好的技术、当最好的司机、做最好的员工’这是我从上班起给自己定下的座右铭。”成卫东笑着说,“那会儿几乎每天就琢磨着怎么把长20米、宽3米的拖车开好。吃饭时把饭碗当拖车,在两根筷子间找运行轨迹;扫地时把扫帚当拖车,观察转弯角度……”
很快,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成卫东练就了左右脚都能熟练驾驶拖车的技术,成为队里最年轻、驾驶技术最全面的拖车司机之一,他总结出“快”“准”“稳”拖车工作法使工作效率提高16.7%。
工作25年来,成卫东驾驶拖车循环往返于码头货场之间,累计行驶30多万公里。
吊车司机老付说:“我们一看就知道哪辆车是成队开的,行进一点不卡顿,动线还有一种美感。”
徒弟王君说:“我们一公司3349米海岸线、15个泊位、126万平方米货场,哪段路面不平、哪个路口爱堵车、哪个转弯有难度,师傅门儿清,只要有运输任务,他准能最快设计出一条路况最好、距离最近的行车路线。”
成为名副其实的“拖车王”,成卫东又琢磨着要带出一支技术“铁军”。因为一枝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方面,以“成卫东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将所学所获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培养出一批“倒车王”“修车王”“安全王”“高产王”等王牌骨干,示范引领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王牌军”;另一方面,设计出“拖车倒车打靶”等特色技术比武活动,成为一线员工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舞台,每年为员工开展技能培训60余次,开展座谈研讨、技术比武竞赛活动40余次,培训技术人才200余人……
最近,成卫东就在为即将举办的技术比武设计考题。
“2023年,我琢磨着把难度再提一提,把‘倒车打靶’这项传统比武项目升级为‘倒车拧瓶盖’外加‘8字行驶’,让一线员工技术更过硬、本领更扎实。”
与时代同行 转身成为“AI训练师”
有人说,成卫东是匠心于行的智慧型产业工人的典型代表,此话并不为过。采访一见面,他便笑言自己刚给智能机器人当“师傅”回来。
这几年,天津港不断加快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一批首创性、标志性成果惊艳亮相。将人的经验技能与智慧科技深度融合探索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成为成卫东肩负起的又一项新重任。
这回成卫东“操作法”再次派上用场。勇担新重任的“拖车王”求知钻研,继续领跑在以科技创新赋能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的新赛道上。
在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十几个人操控的智能系统,就能轻松指挥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无人驾驶设备同时作业。成卫东便是其中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的“师傅”。
“ART是‘智慧零碳’码头众多高科技的集中体现,能够自动实现厘米级的精准定位,而且能够不知疲倦地保持全天候最佳作业状态。这是它的优势,但它还需要能像人一样灵活。”成卫东坦言。
“我做的就是努力把人的经验数据化、标准化,复制到‘机器人’身上,以人工技能赋能人工智能,让它们发挥出更大效能。”成卫东说,“比如,ART什么时候减速、遇到障碍物如何躲避、怎样转弯半径和角度最合适等,我总结了40多个驾驶技巧和操作方法,都详细提供给程序员,他们再编入程序写成指令反复测试。”
如今,这些机器人“徒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变得身手矫捷。在天津港,ART已实现超L4级无人驾驶,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多年来,成卫东带领团队共完成200余项技术创新,荣获40多项国家专利,在2022年受聘成为全国港口行业首批“AI训练师”。
成卫东说:“2023年,我们一直在与全国各大高校的研发团队接触,了解最新技术,看看有哪些适合应用在我们的智能码头上,同时,也在尝试带出更多能教机器人的‘师傅’。”
“我们的码头上智能设备设施多种多样,要发挥更多岗位上劳模、工匠的作用,把技术经验更多应用到智能设备上,比如带动传统岸桥、场桥司机向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司机转型,努力让这些先进的无人化设备在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中发挥更大效能,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成卫东坚定地说。
弘扬楷模精神 带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手捧“天津楷模”奖状,成卫东坦言,荣誉越多,责任越重,既然被评为“天津楷模”,代表了家乡,那就一定要比原来做得更好。但在他心中,还有一项使命更为重要,那就是如何用自己的故事,激励、鼓励、带动更多年轻人崇尚工匠并主动融入产业工人的行列。
“25年的工作经历,我深刻认识到,是党和国家为一线产业工人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大家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也让大家在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信心十足。我们国家正从现在的制造大国向未来的制造强国转变,需要大量一线优秀技能人才。也是因此我给自己提要求,在讲述自己故事时,一定要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能传播,要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国家对产业工人的重视,鼓励他们为城市和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成卫东说。
让他最开心的是前几天听到一位工友打电话婉拒了老乡让其跳槽的建议。“这位工友说‘我们成队说了,产业工人发展空间非常大,只要大伙儿愿意扎根基层好好干,我们这行大有前途’。听到这话,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这就说明我的宣讲没白干。”
对于今后,成卫东还有更多期待。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产业工人的现代化。”成卫东说,“作为新时代的港口产业工人,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也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一份责任。我们将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时的殷切嘱托,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我们有信心把港口建设得更智慧、更绿色,有信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天津楷模”王东坡:
用平凡焊接伟大的“四有”好老师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副院长王东坡教授的生命定格在51岁。直至最后一刻,他还在为焊接相关的科研攻关不懈努力。追忆他的师生同行们说,他是大家公认──
用平凡焊接伟大的“四有”好老师
2022年王东坡(蓝格上衣者)参加港珠澳大桥专项课题研讨会。天津大学供图
最近这两个多月,遇到科研上的难题,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梁行仍然习惯性地首先想到,向他的博士生导师、学院原副院长王东坡教授发信息求助。不过,很多次他拿起手机,又放下了。和他有相同感受的,还有许多王东坡的学生、同事、业界同行乃至企业工作人员。然而,他们知道,那个个子不高、总是笑眯眯、说话大嗓门儿的王老师,那个仿佛永远充满热情、不知疲倦的王老师,那个谈到大大小小焊接工程时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记性特好、各种结构数据性能指标总是脱口而出的王老师,这次是真的不会回复了。
和之前无数次突然接到紧急任务一样,今年4月1日,在连续9个多小时的博士生复试答辩后,王东坡顾不上休息和吃晚饭便飞赴上海参加学术评审会议,岂料途中突发疾病,2日上午与世长辞。当时距离他的51岁生日刚过去了54天。
“焊接是专门从事焊接工艺、检测、结构等方面技术人才的专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很重要。焊接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因此更需要很多从事焊接研究工作的人员,我很希望加入其中……”这是1993年王东坡准备报考焊接专业研究生时写下的。此后的30年,他的生命和“焊接”牢牢地连接在一起,直至最后一刻。
没有架子的大专家
“第一次和王老师见面,直接颠覆了我对知名高校大牌教授的想象。”梁行说,熟悉王东坡的人都知道,他的生活十分简朴:一件灰色风衣起码穿了10年,20年来一直和妻子住在学校教师公寓一套73平方米的两居室中,家里陈设极为简单,夫妻俩没有私家车、平时都乘公交车上下班,不擅用智能手机,“王老师的聪明是公认的,但他的聪明睿智都用于学习、思考专业问题了。”
王东坡的心思全用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工程“卡脖子”问题上了。过去数十年中,从港珠澳大桥到载人航天,从水下潜器到深海立管,从高速轨道交通到长输油气管线……他的技术路线、制定标准在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核电、桥梁等领域解决了多项重大工程关键问题。
读博士期间,他就攻克技术壁垒、研发出世界首台基于压电原理的超声冲击设备。“我这位师兄什么都会修。”和王东坡学习、工作了22年的天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邓彩艳说,王东坡在研发超声冲击设备过程中,通过自学精通了电路原理、机械结构等内容,以至于成了实验室的“维修工”,“每次试验设备坏了,我的导师都会喊‘东坡’,他就拿着万用表等工具跑过来开始鼓捣,而且每次都能修好。”
“在此过程中,王老师付出了大量心血。”王东坡带的第一个硕士生王婷回忆说,3年里,王老师常常很晚还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挨个打磨、反复试验超声冲击设备用的陶瓷片和零件,直至成功,“这项技术相当于给焊接结构‘延年益寿’,使其在长时间的大风大浪、高温高压、高湿高盐环境中以及地震等强冲击载荷下依然牢固耐用。”
从20多年前研制出这台设备后,王东坡还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并研发了一系列产品。“这些技术,现在在国内仍然是领先的。”邓彩艳说。
为解决我国大规模建设海上采油平台中的“卡脖子”问题──为大厚度焊接接头低温断裂韧性测试预制疲劳裂纹这项核心技术,王东坡常在一间噪音极大的实验室里戴着隔音耳罩做疲劳试验,一待就是一天。终于,这项曾长期只掌握在国外极少数科研机构手中的技术,由读博士后期间的王东坡和同组师生们于2000年一起攻克。技术投产后不到10年间,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达20亿至25亿元。“现在我们实验室每个学生都会做这项技术,这些学生毕业后又把技术带到他们的工作中,现在这项技术在国内已经普及了。”邓彩艳说。
“王老师带我们做的值得骄傲的事还有很多。”邓彩艳举例说,在水下焊接技术方面,团队发明了固定式排水罩局部干法焊接技术并制备出设备,兼顾焊接的效率、便捷和质量,最终使管道的焊接质量可达到A级的焊缝要求,“此前一次修复先例是由国外一家公司用了一年时间花费上亿元完成的。”
对王东坡的猝然离世,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在唁电中称,这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门心思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干家
参加王东坡告别仪式者有近200人,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有他的师友弟子、学界同仁,还有不少来自企业的朋友。
“许多像我们一样得到过他帮助的企业同行都来跟王老师告别。”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马强说,2021年企业承担海洋工程用焊材的国产化攻坚过程中,他总向王东坡请教,“他没有专家的架子,像我这样的企业技术人员都可以随时给他发微信请教问题,他每次都会详细回复。我们也没有给他什么报酬,但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这条国产化的技术路线我们可能要走更长的时间。”
王东坡的学生、天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龚宝明说,过去10年间,王东坡带领团队与140余家国内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项目攻关,完成了270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合计1.13亿元,合作的企业五花八门,面临的工程问题有大有小,不少项目还是研发难度很高的“硬骨头”:“在王老师看来,脚踏实地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难题,是他做科研的一贯原则。他常说:做学问,就要多做实事以谋国家昌盛!”
作为焊接领域的资深专家,王东坡全程参与了高钢级建设油气管道的风险排查整治工作,并提出了环焊缝失效是由于结构韧性储备不足的观点。之后,他承担了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的3项关键技术攻关。该公司生产部副总监戴联双说,现在王东坡的多项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王老师就是一门心思解决实际问题,遇到焊接方面的难题我们都找他。”在原本约好一起在上海参会的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晓光看来,王东坡在解决一个个工程问题中享受着做科研的乐趣,而能否发论文、有无利益他从不看重。
“王东坡教授理论联系实际,在焊接结构完整性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哽咽地说。
用扎实学识传道授业的大先生
“只有既有才能又有光辉的信念与思想追求,这样的人生才算完美,这样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知识分子,理应自觉向党靠拢,担负起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使命……”这是王东坡1996年申请入党时在自传材料中写的一句话。他一生都在践行初心使命。
“王老师跟我讲过,最重要的事还是把科研踏踏实实做好,要做有用的科研。”王东坡的博士生赵小辉2012年毕业后,刚到吉林大学工作时科研起步遇到困难,王东坡得知后以项目的形式为他争取到了第一笔20万元的经费,成为助其科研启动的“第一桶金”。如今,赵小辉在吉大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团队,也已成长为学术界的一颗新星。“我做科研的风格深受王老师影响,也会传递给我的学生。”赵小辉说。
今年毕业王东坡带领的硕士生朱奕瑶常会想起他的叮嘱:“你们把项目做好了,不仅仅是节省巨额费用的问题,更是防范重大工程风险的需要,可能为国家节省成百上千万元。”
梁行在手机里一直珍藏着王东坡指导他做科研的聊天记录。“有一次我和王老师讨论问题,从晚上9点直至凌晨。转天早上我醒来时,发现王老师从早晨6:29开始就陆续给我留言,包括详细分析这个问题的内在机理,以及手绘的示意图。”去年夏天,梁行博士毕业后也成为了教师。他表示,王老师不仅教他如何做科研,更教他如何教书育人,“王老师曾在给本科生授课时说:‘天大焊接专业的学子就是要立志、要努力做专业领域的专家,为国家作贡献!舍我其谁?!’我们也要努力做像老师那样的人。”
目前,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的工程中心,王东坡设计多个自主研发的科研实验设备正在建设,如一种精神力量,激励后来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