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为更好发挥PPP改革作用,强化财政职能,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财政部PPP中心近日邀请了部分当选新一届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财政厅(局)长,对PPP规范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副省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强: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PPP工作,把推广应用PPP模式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动。江西省财政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财政部决策部署,大力推广、应用PPP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建立健全制度框架。制定推广PPP系列制度性文件,印发操作指南,建立项目咨询机构库和专家库,构建起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制度体系。二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省财政安排2500万元专项资金,对按照PPP项目新引入社会资本金额给予实施地政府一次性奖励;研究设立PPP引导基金。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纳入管理库项目149个,估算总投资1228亿元。三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去年底召开全省现场观摩培训班,推广赣州市南康区家居特色小镇项目、章贡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的经验做法,积极发挥标杆的引领作用。
今后,江西省财政部门将按照规范的PPP模式标准,严格把关,严防风险,确保PPP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惠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副省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王一宏:2018年,四川省PPP改革进入提质发展又一年。当前,全省PPP工作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全省PPP项目储备数量和投资规模分列全国第二、三位,落地项目开工率位列全国首位。渐入改革深水区,四川省将继续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挖掘PPP改革新的内涵、新的力量、新的空间,推动实现公共服务转型升级的新突破新作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欢迎更多的社会资本来到巴蜀大地、天府之国投资兴业,与四川人民一道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党组成员、财政厅厅长弯海川:2017年,在财政部的指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着力规范推广运用PPP模式。一是组织召开全区PPP规范发展座谈会,开展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务专项检查和规范项目库管理集中清理工作,通过督促整改和加强问责,严格规范实施,保障PPP工作可持续发展。二是采取“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提前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抓好项目前期储备,保证入库项目质量。三是完善联评联审等配套制度办法,压茬组织立项、环评、建设用地、一案两评等前期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项目落地的“难点”和“堵点”。四是积极组织申报财政部第四批示范项目,通过以奖代补和示范项目奖补,加强示范引领和样板推广,带动更多PPP项目落地实施。截至去年年末,累计在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推介项目1420个,总投资额13075亿元,项目落地率位居全国第二。
2018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将规范发展和管控风险作为年度工作主线,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牢守风险底线,推进自治区PPP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PPP模式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以及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苑广睿:PPP是一场政府管理方式的深层次变革,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PPP工作在财政部(PPP中心)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步。面对新征程,天津市财政局将以新的发展理念为统领,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在重点基础设施等民生服务领域推出一批重大PPP项目,坚持积极推进和风险防范并重,有效激励和汇聚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公共服务领域中来,做好政府投融资机制创新,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武涛:2017年,山西省财政部门将PPP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完善顶层设计,落实奖补资金,建立融资支持基金,狠抓项目规范管理,PPP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PPP市场初步建立,后发优势逐渐显现,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8年,山西财政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认真落实财政部提出的“规范管理、防控风险、示范引领、健康发展”的PPP工作要求,一手抓PPP项目“发展”,继续在推进PPP项目总量和投资额、做大PPP总盘子上发力;一手抓PPP项目“规范”,在提升PPP项目质量、实现PPP事业合规高效发展上加力,把PPP作为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点聚焦转型综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医疗养老、文化旅游和污染防治等短板领域,继续加力推广实施PPP,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全省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坚决落实中央防范风险要求,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全面规范管理PPP项目;研究出台山西省PPP项目指引,高水平选择和设计项目,全面提升PPP项目质量;重点完善财政红线预警机制、专家评审机制、PPP基金投入等机制;将PPP纳入财政风险管控体系,处理好PPP与政府债务及政府购买服务的关系,坚决杜绝伪PPP和假PPP,助推PPP事业行稳致远。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磊:作为欠发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把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抓手。目前,内蒙古PPP工作正逐步进入规范实施的良性发展轨道,全区已有112个项目签约落地,合同总投资达1423亿元。
下一步,内蒙古将严格落实财政部有关规定,严控政府债务风险,严禁假借PPP之名违规举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规范推进PPP工作,不断提升全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满足全区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忠岩:PPP模式作为一种“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公共产品提供方式,不仅是一次微观层面的“操作方式升级”,更是一次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变革”。经过几年的探索,PPP运作模式逐步趋向完备,有效缓解了“政府包办公共服务”的财政压力,为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了现实的、有效的操作路径和方式选择。
进入新时代,PPP工作必将在公共服务领域继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规范的应用和操作,大力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体制机制创新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建国:近年来,财政部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PPP工作,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为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按照财政部的部署要求,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财政厅坚持积极推进、规范发展、防范风险,着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领域PPP项目,深入推进民生领域PPP项目,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下一步,安徽省财政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坚持物有所值、明晰支出责任、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项目运作、实施绩效评价、防范财政风险,努力推动全省PPP工作有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目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兴云:近4年的探索实践,PPP改革已经在齐鲁大地结出丰硕成果,成为推动全省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新抓手,推进民生改善和保障的新举措,越来越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山东省财政部门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紧紧围绕民生改善和新旧动能转换的结合点、契合点聚焦发力,坚持规范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积极推进PPP改革,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东伟:4年PPP改革历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模式不断健全规范,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释放了市场动能,激发了民间投资活力。河南省在规范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一批PPP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赢脱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河南省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新征程,河南省财政部门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进一步发挥PPP功能作用,着力规范运用PPP模式,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龙正才:PPP是一个好机制,通过市场竞争、专业运营,改变了过去公共服务供给单一模式,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是一项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湖北省PPP项目坚持规范推进,理性发展,国家级示范项目总数排全国第五,对补民生短板,解决公共服务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老百姓的获得感。相信PPP只要坚持规范推进,严守风险底线,注重项目质量,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