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天津市财政局牢牢把握国家支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机遇,会同主管部门全力以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打造更多“国家队”项目,为培育乡村产业增长点、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近期,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2025年批准创建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天津市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天津市武清区陈咀镇(鲜食玉米)和北辰区西堤头镇(蛋鸡)农业产业强镇成功获批创建,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2亿元。截至目前,天津市累计获批创建奶业、生猪、小站稻、虾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宁河区、宝坻区、武清区、滨海新区、静海区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蓟州区出头岭镇等1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累计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5.4亿元。
天津市财政局按照“明确产业发展目标、细化乡村产业分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开发利用闲置资源、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资金要素集聚”思路举措,探索建立重点特色项目储备机制,以高质量项目争取高增量资金、支撑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全市争取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体项目数量达320余个,涉及9个涉农区和市农科院、市农学院等科研院所,覆盖奶业、生猪、肉羊、虾、小站稻、精品蔬菜、花卉、食用菌、辣椒、西瓜、葡萄、桃、山楂、蛋鸡等众多特色农副产品,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多点支撑和有力保障。
在中央财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引领带动下,天津市形成了小站稻、奶业、生猪、蔬菜4条百亿级,水果萝卜、鲜食玉米、食用菌、山楂等十余条亿元级产业链条,有力支撑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270万吨,“菜篮子”自给率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5元、位居全国第四,农村居民收入、消费增幅均高于城镇居民。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势头良好,为进一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
下一步,天津市财政局将坚持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引领,不断创新政策体系、管理体系,着力推动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津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