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市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 第027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天津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0-08-28 02:09

康志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高质量会计人才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实施会计职称升格工程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围绕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深化会计人才职称制度改革。2015年设置了正高级会计师职称,打破了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天花板,同时拓宽会计系列职称评价覆盖范围,对在企、事业单位及会计事务所中工作的会计专业人才进行精准评价,大力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的倾向,取消了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限制性条件,评审工作做到标准清晰、程序简化、方式科学;

二是建立会计职称与职业资格对应关系。2019年市人社局印发《关于明确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明确规定对于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考试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才,其职业资格直接对应相应系列和级别的职称。其中,将注册会计师与会计系列中级职称相对应,对会计人才参评高级职称起到激励作用;

三是出台会计职称补贴激励政策。2018年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36个月的职工,在职期间取得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的,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和2000元职称提升补贴,进一步调动会计人才职称不断升格的积极性。

结合您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配合市人社局继续深化我市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研究优化激励措施,激励会计人才成长,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关于给予会计优秀案例奖励的建议

优秀会计案例项目已经连续开展3期,累计评选入库案例数十项,市财政部门对入库优秀会计案例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并对案例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优秀会计案例评选表彰工作在展示会计工作成果、推广会计优秀经验、彰显会计职业风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工作开展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总体上位于全国前列。

结合您的建议,按照国家对于会计人员奖励形式以精神鼓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下一步我们将鼓励各用人单位在财政部门荣誉奖励基础上,适当给予优秀会计案例获奖者增加物质奖励;同时,在实施天津市会计重点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时,对于入选过优秀会计案例的课题主持人予以适当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立项。

三、关于对会计师事务所奖励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采用多种举措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在全国放管服改革的大环境下,持续放宽会计师事务所准入条件,优化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鼓励事务所在巩固传统审计鉴证业务的基础上拓展业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截至2019年底,我市共有会计师事务所128家(其中总所104家,外省驻津分所24家),执业注册会计师2105人,年度行业总收入1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二是通过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定期组织全体执业注册会计师专业培训,针对审计准则实施、事务所内部管理、审计风险控制和行业执业质量等方面,聘请专家讲解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行业整体业务水平;

三是通过向市人才办申请使用人才发展基金对注册会计师类领军人才进行培养资助(目前已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并在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增设企业混改、内部控制、管理咨询、并购重组等相关课程,全方位提升我市注册会计师人才综合素质。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注册会计师类领军人才85名,积极引导领军人才毕业后加入市会计学会高端会计工作委员会,在国企混改等各类重大改革中发挥智库作用。

结合您的建议,一方面企业聘请事务所开展审计、评估、咨询等服务属于市场行为,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企业应根据合同约定及提供服务的质量给予相应的服务报酬,如企业对事务所服务质量满意,可通过长期合作等方式予以鼓励,而政府部门无权采用强制方式要求一个市场主体给另一个市场主体资金奖励;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联合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等部门,持续关注行业发展,主动解决各事务所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例如: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管理,对其在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咨询、并购重组、业绩评价、投资决策、信息化升级管理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予以加分确认和正面宣传报道,推动增强行业权威和公信力,持续助力我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

四、关于对上述事项由财政资金进行奖励的建议

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到的财政资金奖励建议,由于当前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突发的疫情防控资金需求,我市今年的财政收支压力史无前例,资金缺口较大。按照全国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过紧日子思想,财政预算安排的原则是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保障刚性支出,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三保支出,确保各级财政运行不发生风险。因此,我们将会结合我市经济形势的发展态势认真研究您的建议,适度把握时机,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从严从紧出台普惠性奖励资金政策,尽量不做脱离实际的过高承诺,确保我市会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投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